華富故事|五十載老冰室紮根華富邨 店主感恩助人反助己

清漉奶茶

華富故事|五十載老冰室紮根華富邨 店主感恩助人反助己

1968年進駐華富邨的銀都冰室,多年來一直是街坊鄰里的聚腳點。(陳仲明/大紀元)
1968年進駐華富邨的銀都冰室,多年來一直是街坊鄰里的聚腳點。(陳仲明/大紀元)
冰室內的通花磚牆、半瓷磚牆身、紙皮石地板、懷舊卡位、吊扇、旋轉樓梯⋯⋯處處保留著五十年代的特色。(陳仲明/大紀元)
冰室內的通花磚牆、半瓷磚牆身、紙皮石地板、懷舊卡位、吊扇、旋轉樓梯⋯⋯處處保留著五十年代的特色。(陳仲明/大紀元)
冰室內的旋轉樓梯。(陳仲明/大紀元)
冰室內的旋轉樓梯。(陳仲明/大紀元)

 冰室內的通花磚牆、半瓷磚牆身、紙皮石地板、懷舊卡位、吊扇、旋轉樓梯⋯⋯處處保留著五十年代的特色。在最初接手店舖時,阿阮一度想過更換菜單,增加新式的飲品和餐點,並更換新潮一些的裝修模式,但並沒有得到家人和朋友的支持。她記得有朋友說:「你要想清楚,你現在這些裝修是特色來的。」經營一段時間後她發現,小店隱匿在舊式屋邨的一隅,來幫襯的街坊和遊客最想品嚐的還是經典懷舊小食,體驗舊式的冰室環境。她感受到老店招牌帶來的客源和口碑,感觸地說:「其實你想怎樣變得特色,都特色不過它本身的模樣,這幾十年的傳統懷舊,這裏的情懷就是特色。」

體驗傳統美食背後的製作工夫 傳統工藝不吝授予新朋友

雖說在華富邨開店,但阮氏一家並非在當區居住,阿阮透露她家住在黃大仙,當時爸爸選擇到華富邨開舖,純粹是經過朋友推薦,被新落成的華富邨吸引,成為第一批進駐華富邨的商戶:「我爸爸媽媽本身都不是做飲食業的,我都很佩服他們,可以白手起家開一間餐廳,在那個年代開一間餐廳都不容易的。」

新鮮出爐的酥皮蛋撻,製作背後頗費工夫。(陳仲明/大紀元)

新鮮出爐的酥皮蛋撻,製作背後頗費工夫。(陳仲明/大紀元)

 

在阿阮讀中學的時候,就已經在餐廳幫手了:「當時的蛋撻好好賣,一般我就在周末的下午時間幫忙折盒子,包蛋撻給客人,收銀等等。」對她來說,冰室只是一個賺零用錢的地方,自己盡道義幫家人減輕工作的負擔,對西餅、奶茶製作工藝並不感興趣。唯在冰室工作的西餅師傅很喜歡找她聊天,常常邀請她到餅房觀摩,教她做酥皮蛋撻。當時的阿阮只是覺得不耐煩:「面皮要折幾十層啊,有分油皮、水皮啊,要冷凍,又要焗多長時間,我就覺得很浪費時間,請人做就可以了,為甚麼要自己做⋯⋯」雖說沒有興趣,但觀察得多了,阿阮也學會了一手,尤其是她發現當請來的師傅會「玩失蹤」的時候,更是要她和家人獨當一面,需要自學做出客人欣賞的口味。久而久之,冰室的傳統美食——酥皮蛋撻、西多士、紅豆冰、絲襪奶茶等等都難不倒她。

冰室的快餐餐牌。(陳仲明/大紀元)

冰室的快餐餐牌。(陳仲明/大紀元)

十多年前接手店舖後,阿阮努力保持著父輩為冰室留下的口碑和水準,不但留住街坊的胃口,而且還有不少遠道而來的客人前來「打卡」,品嚐經典港式美食,絲襪奶茶是店內的一大招牌,曾經在2014年榮獲港式奶茶文化貢獻大獎。

冰室餐牌。(陳仲明/大紀元)
冰室餐牌。(陳仲明/大紀元) 
絲襪奶茶是店內的一大招牌,曾經在2014年榮獲港式奶茶文化貢獻大獎。(陳仲明/大紀元)
絲襪奶茶是店內的一大招牌,曾經在2014年榮獲港式奶茶文化貢獻大獎。(陳仲明/大紀元)

 去年她的一位教會朋友向她賜教奶茶的製作工藝,她毫不吝嗇教授,邀請他到店舖學師。最初阿阮以為那位朋友是為了移民而學習手藝,後來才得知是他想在自家公司「清漉」開設另一條線製作樽仔奶茶。這位新朋友對阿阮毫無保留地教學感到驚訝:「這些可以隨便教人的嗎?不是你們的獨門秘方嗎?」阿阮笑笑,雖說是「秘方」,也要有一定的天份才能繼承,有些技巧不是一般人可以學到。最後兩人協議了合作方式,邀請冰室的員工參與生產線的製作,推出了兩個品牌聯乘製作的樽仔奶茶。她覺得這樣的合作方式不錯:「他有工場製作和配合宣傳,我們派人去和出品自家茶的配方,發展都不錯,我們還出了茶走,接著還會出鴛鴦。」

「銀都冰室」與「清漉」品牌推出的樽仔奶茶。(受訪者提供)
「銀都冰室」與「清漉」品牌推出的樽仔奶茶。(受訪者提供)

過去阿阮未曾想過「銀都冰室」可以衝出華富邨,近期因樽仔奶茶、茶走的上架,印有「銀都冰室」的標籤遍布港九新界,讓阿阮感到很巧妙:「其實有時候你想著幫別人,其實別人在幫你呢,這件事真的好特別!」

一幅幅華富邨的攝影作品在銀都冰室展出。(受訪者提供)

一幅幅華富邨的攝影作品在銀都冰室展出。(受訪者提供)
冰室舉辦舊屋邨情懷攝影展。(陳仲明/大紀元)
冰室舉辦舊屋邨情懷攝影展。(陳仲明/大紀元)

 

 

「邨新富華」版主Alan是銀都冰室的熟客。(陳仲明/大紀元)
「邨新富華」版主Alan是銀都冰室的熟客。(陳仲明/大紀元)

冰室舉辦舊屋邨情懷攝影展 明信片收入回饋社區華富邨的特色風景,吸引了許多攝影師前來拍照記錄。阿阮留意到網上的一幅作品:「我有一次在網上看到一組華富邨日與夜的相片,覺得好漂亮,就轉載放到銀都冰室的社交媒體上。但有朋友提醒我問是否得到人家的許可,我就去問攝影師,他很快答應了。」原本以為這件事就此完結,沒想到攝影師鄭啟文(Kevin)主動詢問阿阮是否有興趣在店舖舉辦攝影展,他提到自己拍攝了一系列華富邨的相片可供展出,甚至邀請另一個攝影專頁「邨新富華」的攝影師Alan共同參與,展出華富邨的美景。阿阮不想虧待對方,於是詢問:「你都需要開支的,不如當我買你的作品。」Kevin留意到小店有愛心活動,每個星期都會贈送麵包給社區長者,於是回答:「不用了,不如我將一些明信片擺在你的店舖,賺到的錢就贊助給你派麵包。」聽到這番話,阿阮感到受寵若驚,再次印證「助人反助己」的道理。

銀都冰室派麵包和茶餐給長者的愛心活動已經進行了近四年。(受訪者提供)
銀都冰室派麵包和茶餐給長者的愛心活動已經進行了近四年。(受訪者提供)
銀都冰室派給長者新鮮出爐的麵包。(受訪者提供)
銀都冰室派給長者新鮮出爐的麵包。(受訪者提供)
銀都冰室派給長者的福袋。(受訪者提供)
銀都冰室派給長者的福袋。(受訪者提供)

銀都冰室派麵包和茶餐給長者的愛心活動已經進行了近四年,最初是應一個社區組織的邀請贊助活動,後期因理念不合,阿阮決定取消合作,改為獨力運作,她覺得做善事不需要張揚,默默付出就可以了。最初阿阮只是自己出資出力,堅持每個星期定期派送麵包和餐點給有需要的長者,只是簡單地在店內掛一個牌子給街坊知道,沒有特別的宣傳。這一愛心活動被有心的客人留意到,主動捐助派餐活動,甚至不只是餐點,疫情開始後還有一些防疫物資,在過時過節更加豐富,充滿濃濃的人情味。阿阮感恩,開舖一路上都得到很多有心人的支持,只要不吝付出,總會有意外的回報。

店內的舊式卡座。(陳仲明/大紀元)
店內的舊式卡座。(陳仲明/大紀元)

 

阿阮分享,過去店內主要是圓檯,因疫情措施才改成現在的方檯格局。(陳仲明/大紀元)
阿阮分享,過去店內主要是圓檯,因疫情措施才改成現在的方檯格局。(陳仲明/大紀元)

*********

舊屋邨之中濃濃的人情味令阿阮感動不已,例如一位六十多歲的叔叔是冰室的熟客,這些年來一直在銀都做義工,把這裏當成自己的舖頭,大家的關係像一家人一樣,甚至看到地板瓷磚破損,還主動買材料來填補地磚。阿阮感嘆:「這就是舊屋邨的人情味啦!在市區開舖很難找到這樣的關係。」面對華富邨即將展開的重建及搬遷計劃,阿阮以見步行步的心態面對:「這是十年之後的事情了,到時都不知道香港會變成怎樣,對我們來說也無能為力,到時再說吧!」此情仍在的時候,她認為就應該珍惜當下的每一分每一秒,力所能及去做一切可以做到的事情。◇

 

銀都冰室的手寫單和計數機。(陳仲明/大紀元)
銀都冰室的手寫單和計數機。(陳仲明/大紀元)

 

 

過去計數使用算盤,如今冰室仍保存著阿阮父親留下的算盤。(陳仲明/大紀元)
過去計數使用算盤,如今冰室仍保存著阿阮父親留下的算盤。(陳仲明/大紀元)

 

 

小店一隅。(陳仲明/大紀元)
小店一隅。
Translation missing: zh-TW.layout.compare.panel_title